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时间: 2024-03-20 14:50:55 | 作者: 产品中心
从疫情爆发至今,我们正真看到了不一样的行业的企业百态,有的企业濒临破产,裁员、降薪动作不断;也有的起而行之,在疫情的影响下,不断倒逼自已,在困境中求生。借用文章的话送给大家:凡有缝隙处必有光芒,迎光而上,穿过死亡之谷,黎明在眼前。
我曾经谈过企业家在经营生涯中,会面临三种危机,分别是经济周期危机、产业波动危机和像目前所遇到的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突发性危机。
另外我们也讨论了1月23日武汉封城后,整个中国经济将会经历三个时期:恐慌停摆期、疫后消化期与经济恢复期。
现在我们已进入恐慌停摆期的尾端,部分城市已确定进入疫后消化期。半个月前,我们也讨论了危机下的4个企业自救计划。
第一,现金流计划,每一位企业经营者的现金要保证在6个月时间里,企业在最低生存状态下能够延续。
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危机像镜子一样,暴露出一个国家秩序、制度、公共行为等不足。
第二,当危机爆发时,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个体要想办法,起而行之来改变自身的命运。
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大家同样遭遇了空前的危机。但我们怎么样才可以不浪费这次危机,怎么才能够自救?
情况好好的你是不会改变的,只有死到临头时才会改变。我是做企业研究的,如果你问我,过去30年在美国最伟大的企业转型案例有哪些,我会分享下面这三个。
当年他和诺伊斯、摩尔创办英特尔时,公司最重要的产品是存储器,英特尔是当时最大的存储器生产商。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公司生产出的存储器不仅比英特尔的质量好,价格还便宜。
摩尔说,那应该是终止英特尔的存储器生产而去生产别的产品。格鲁夫说,那为什么我们俩不能干这件事呢?因此到1986年,在格鲁夫带领下,他把英特尔的8家存储器工厂关闭了7家,然后开始生产微处理器。
IBM生产了世界上第一批量产的大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市场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萎缩,当时IBM曾一年亏损150亿美金。1993年,董事会聘请郭士纳来做总裁,他此前是美国一家饼干公司的CEO。上任时,IBM已经到了总部大楼都不得不卖掉的地步。但是短短5年时间,他就让此公司重回辉煌道路。
他改变了IBM的企业模型。1995年的互联网元年,他提出要让IBM成为一家以网络为中心的服务企业,在美国所有大型公司中,率先说出要拥抱互联网。就这样,IBM从一家硬件生产公司,变成了一个软硬件兼容的服务型公司。
1980年,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GE)的CEO,此公司的创始人是我们小时候就知道的爱迪生,到韦尔奇当CEO时,此公司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了。100年意味着什么?此公司从航天飞机零部件到家用电器,什么都做。
他傻在那了。他说如果签不同意,那前面16个人算什么?如果我签同意,那我算什么?
德鲁克说,如果他手拿着一堆钱要买GE的业务,他只会买市场占有率排第一和第二的业务。
韦尔奇恍然大悟,回去后他问每一个业务部的老总,GE的业务在行业中排第几。如果只排第三,那业务就要砍掉。5年时间,企业围绕着“数一数二战略”进行瘦身化和集约化改革。他刚当上CEO时,GE在全球公司的市值排名中是第10名,到他退休时已经是第1名。并且,12个事业部中的9个事业部,如果单独拿出来成立一个企业,都可以进世界500强。
讲完这三本书,三个人的故事,我们得知,他们都不是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成为CEO,轻松吹着口哨就让企业到达巅峰的。
他们在企业面临极端危机下起而行之,用一种极致化的企业家精神带领企业走出泥潭。
他们的精神是什么?总结起来就是,第一,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如果你没有偏执精神,可能就不是一个能够经营企业的人;第二,你要相信大象是会跳舞的;第三,“赢”是企业家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02
生存和伟大,都是艰难的事,如果有人问我对创业有什么忠告,那我会对他说:企业,是会死的。现今,中国1万家创业型企业18个月后活下来的概率只有3%,也就差不多300家。危机是每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的事。但是危机爆发时,机遇有极大几率会出现在硬币的另一面。
越猛烈的危机,蕴含越巨大的机遇。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产业的既有秩序被瓦解,既有的商业模式都遭到质疑,这时候有人会觉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等死和哀叹。
那一年人们也是不敢上街,开始尝试在网上买东西。2003年淘宝创立,当年就迎来发展空间。去年我到新加坡游学,一位欧洲教授就对我说,其实中国的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思想挺开放的,在2003年就发出了第一张非公有制企业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他说的就是支付宝。他说那时候欧洲除了芬兰以外,没有国家给网络公司发第三方支付牌照。他赞扬中国的金融监督管理机构有市场化意识。
之后我到北京参加会议,一位央行的人员听我说了这事,他说其实当年发放牌照,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非典”。
也是在2003年,中关村的电子一条街上,一个29岁的电脑店老板,想着能不能把店铺搬到网上去,于是一年后在网上开了个多媒体商店。这个小伙子叫刘强东。
越是猛烈的危机,越有可能带来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如果你问我2020年这一场疫情,中国会被改变的产业是哪些。如果10年后我再有机会写一本中国企业史的线年定义为客户服务软件元年。
为什么把2020年定义为客户服务软件元年?长久以来,中国的to C市场非常繁荣,最早期的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到后来的BAT再到现在在TMD,面向的都是to C市场。中国14亿人,比欧洲与美国加起来的总人口都多,to C市场十分庞大。
中国有超过4000万个企业主体,欧洲是2700万个,美国是2000万个,欧美市场的客户服务,产业的估值很高。
2018年,美国的独角兽企业有110家,其中有30家是做企业服务的。与此同时,中国的80多家独角兽公司,做企业服务的有几家?
今天打开苹果的免费App排行榜,排名前6名的免费App有3家跟企业to B服务有关的软件,包括钉钉、腾讯会议和企业微信这些。因为不能出门,远程办公和在线
危机爆发时,人们没法用原来的生存模式和技术继续下去,就需要求变。从1月23日至今的40多天里,很多事情都开始跟“云”有关了,云办公、云会议、云发布,甚至有公司“云敲锣”(上市)。
我们看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理财公司之一恒天财富,他们的服务对象是高净值人群,每一位客户可能都拥有几百万、上千万或上亿元资产,以往客户要拿钱给恒天去理财,不当面交流是很难来想象的。可是在过去40多天里,已经没法再线下联系客户,于是他们搞了个“线上理财节”,在网上找到他们的客户。
看上去他们都是被逼的,因没有办法在线下找到人,所以只能到网上。但是换个思路想,当恒天财富开展“线上理财节”的时候,他们就可能通过更低的成本找到原本找不到的高净值用户。
音乐节也是一样的。原本线下音乐节最多也就两三万人来听,现在线上音乐节,可以涌入几十万人。
无数多的工具可以沉淀流量。将来经济进入恢复期,恒天财富要到东北铁岭去办活动,或许就已经知道除了赵本山以外,铁岭其他高净值客户在哪了。危机,还会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些行业。
比如,中国的医疗服务业。疫情暴发后,我们都开始认真审视中国的公共健康产业。
1978年,全中国有9000多家医院,到今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增长了260多倍,但中国的医院仅仅从9293家增加到3.3万家,只增加了3倍多,这显然不合适。
每年中国在公共健康卫生领域的投资,在GDP中的占比为1.7%,而美国则占比超过17%,我们的占比只有美国的1/10。
我们的医院数量不合适,公共健康领域投资占GDP比重不合适,千人护士占比不合适。以往,这些问题被包裹着,大家觉得没关系,但今天觉得有关系了。
中央看到了,大众看到了,市县看到了,投资人看到了……当所有人都看到这些问题时,行业被改变的机会就出现了。
这是危机的力量,它把产业的所有困难、弊病暴露出来,当这些暴露时,你就会发现需求。当需求被发掘,投资、政策的配套就会来,行业就进入一个新的风口期。
我会跟他们说,如果你的企业在过去三年里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净利率达到15%,那就不用转型。除非你的企业年增长率在下降,或者净利润率非常低了,才要考虑转型的事情。
一个人要走出舒适区非常困难,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把很多企业逼出了舒适区,逼着它们进行转型。
当危机爆发的时候,很多企业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新东方和英孚教育。新东方的老总俞敏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认为线上教育不可能替代线下教育,一定要以线下教育为主。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线下教育是他的舒适区,新东方在全国有1万多名英语老师。
但这一次线下的英语学校都停课了,前不久新东方就提出要大力发展线上教育,它被逼着进行创新。
英孚教育也和新东方一样,这段时间线下学校都没人了,但是它没有像俞敏洪一样,而是打算把英孚教育的中国区业务卖掉,对外估值15-20亿美元。
在此之前,他说护理产品必须要握着女孩子的手,才能告诉她这个产品是好的。但这一次他的线下门店几乎都关了,被逼着冲到一线,直播卖产品,结果那一天就卖了40多万元。
直播完以后他很兴奋,还写了封感谢信给电商平台。在过去一个多月里,这家企业的业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还上升了。
有争议的《囧妈》导演徐峥拍了部《囧妈》,本来想在春节的时候播出,结果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
于是徐峥就做了一件很勇敢的事,他把电影卖给了今日头条,成为中国第一个把电影卖给互联网平台的人。这个行为遭到行业的,很多院线写公开信说徐峥再拍电影的话,肯定不给他上映了。
但如果徐峥在1月中旬不把《囧妈》卖出去,他的公司可能已经破产了,也就没有机会再拍下一部电影。而且电影在互联网平台首发,很可能会是未来的一种趋势或者新的商业模式。
去年春节档第一天的票房成绩是9亿多,今年只有181万,可以看出春节档票房的惨不忍睹。而且电影院可能会是最后一个恢复正常的公共空间,因为它非刚需,同时电影院的封闭空间引发传染的可能性更大,大概饭店都开得差不多以后,才会开放电影院,所以今年中国所有产业里,遭遇最大重创的行业之一可能就有电影行业。
在过去40多天里,中国最受伤的应该是第三产业。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朱敏算过一笔账,他说从1月23日到2月23日,中国整个产业经济损失在1.5万亿人民币,主要是大旅业、餐饮行业。
而在未来1到2个月内,即将受到冲击的是中国制造业。当全球第一、生产全世界60%消费品的制造业大国遭遇冲击的时候,受到影响的会是全球的制造业,所以说危是大家的。那么在各个产业都遭遇冲击的时候,哪些人会活下来?哪些人会从岩缝中间看到光芒去拥抱未来?是那些做好了准备的人。
那些做好准备的人在这次危机中并没有受到很大的伤害,反倒成为了新的探索者。
一盘花生米与小龙虾店老板的抖音号我很喜欢吃小龙虾,两个多月前,有朋友跟我说有一家小龙虾店非常好,我就带了几个朋友过去吃。进去的时候,老板看到我说加个微信,我说不加,他说加了送你一盘花生米,我还是不加。
等我们吃完去买单的时候,老板跟我说加微信给你优惠50块钱,我说这个挺好的,大不了等会再删了。但后来我就忘记了,有时候微信里还可以看到他发的东西。
有一天晚上9点,我写书写到一半,拿出手机刷抖音,就看到这个小龙虾店的老板炒十三香小龙虾的视频,我就受不了了,打开微信让他送点过来。前两天我也是写书写到嘴巴馋了,又去找他。我问他店还开着吗,他说开着,生意还挺好。他加了很多跟我一样的人,两台手机加了几千个人,这几千个人现在成了他的衣食父母,在门店关着的时候可以送外卖。
如果在这场危机之前,他没有给每一个进店的人一盘花生米的话,今天他还找得到他们吗?找不到了。
这个老板也不知道今年1月份有疫情,那他为什么要给我一盘花生米来加我的微信?为什么要在每天晚上9点、10点在抖音上“放毒”?
作为一个最普通的小龙虾店老板,他可能不知道私域流量、圈层会员制,但他知道需要用一盘花生米加我的微信,如果花生米不够吸引我,就给我50块钱的优惠。
但我发现有一个姑娘在不停地穿衣服、脱衣服,她就是秋枫,后来我才知道她在做直播。
当行业发生变化的时候,10个人中有9个人在抱怨、在玩手机,有一个人起而行之。
这次我也去问了秋枫,她说这次疫情对她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因为四季青里没人了,但因为已经有4万多的粉丝,所以现在每天在网上做6个小时的服装直播,每天能够卖出几十到几百件的衣服。一个拉链厂企业主的业绩增长
他告诉我,他的下游有一家服装公司,今年遭遇了很大的压力,业务瘦身、产量下降,原来有5家公司给它提供拉链,现在砍成两家。他就是活下来的那两家之一,而且因为三家被砍掉了,今年的订单可能比去年还好一点。
所以你只要认真做好产品,当天崩地裂的时候,原来消灭不掉的那些对手会被自然灾害、行业的突发性事件给消灭掉。
听到这里你可能很想去认识小龙虾店的老板、卖衣服的秋枫和拉链厂的企业主,但如果从今天起,或者从哪一天可以营业开始,进来一个客人,你就给他一盘花生米加他微信,还来得及吗?来得及,因为明天太阳会升起,经济还会复苏。
以后,所有的营销节点不再是以店铺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个趋势的变革速度正在大幅加快。
在这一次疫情中,最恐慌、最不安的是那些大型企业。但也因为这种突发的危机,大型企业的变化困难,反倒给很多中小企业弯道超越的机会。
比如上海有一家生鲜公司叫叮咚买菜,可能在一个月前你都不知道这家企业,但在过去半个月里大家可能都下载了它的App买菜。为什么这家生鲜公司在过去一个多月里业绩增长超过了200%?为什么很多大型的生鲜超市、物流公司没有很好的方法干这个事?因为这公司小,当变化发生的时候,在某一个区域市场中,它可以做“抱合式”突破。
所以,中小企业不要太沮丧,要多想想现在可能是在行业中进行弯道超越的时刻。如果你是中小企业主,现在得去想一个问题,在现今市场秩序、行业秩序崩坏的时候,你有没有看见那道光?那道光是什么?
商业最大的魅力是什么?是商业只有问题。至于答案,没人告诉你答案,只有你自己明白答案是什么。你要做出回答,起而行之,给自己一个机会。
现在,我们正处于“恐慌停摆期”的后期,接下来我们会进入为期三四个月的“疫后消化期”,中国产业经济的复苏有可能要到第三季度才开始。前几天,钟南山院士说有信心将疫情基本控制在4月底。如果按照钟院士的算法,那“恐慌停摆期”可能要到4月底。我们讲过危机下微创新的三个要点,分别是:优化产品的结构、以人为销售节点与充分使用新工具。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说:“企业从优秀到卓越跟从事的行业是否在潮流之中没关系,很多实现跨越的公司从事的并非是景气行业,有些甚至是处境很糟糕的行业。”
“无论最终结局有多么激动人心,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单一明确的行动、宏伟的计划、一劳永逸的创新,也绝对不存在侥幸的突破和从天而降的奇迹。”
我们别浪费了一场危机。要看到岩石崩裂时发出的光,迎光而上,通过一些微小的、持续的变化,发现了自己的企业从产品到运营到制度上的种种不足。
今天讲的案例中,有小型公司,有市值超过千亿、销售额将近万亿元的大型公司,有小龙虾店老板,有开服装店铺的姑娘,大家都在进行变革。最后再分享一句话:穿越危机为我们设下的死亡之谷,是我们一定要经历的最大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