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道达尔坚持售卖安美特 遭遇中化国际弃购

时间: 2024-03-21 16:51:17       作者:新闻动态       来源:新闻动态 上一篇: 2023最全的幼升小拼音材料暑期家长能这样教自家孩子! | 下一篇: “安全首课”助力新人扣好从业生计榜首粒扣子

  “我们依然在招标之中,可以确认的一点是,我们确实要出售安美特。”8月30日,全球四大石油化学工业巨头之一道达尔中国发言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

  与此对应的是,8月26日晚间,中化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化国际公告称,审慎考虑各方面因素,企业决定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复牌。根据原计划,中化国际拟筹划收购道达尔旗下的安美特公司。该举动也构成了中化国际重大资产重组。

  不过,中化国际并没有详细解释该次交易及重组失败原因。道达尔方面则向记者确认,依然在招标出售安美特,中化国际只是报价方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安美特作为道达尔旗下特种化学品企业,目前业绩表现良好。此时出售显露这家传统油气巨头正在加速剥离传统非核心资产,其全球产业布局也在经历调整。

  据中化国际方面透露,公司为推进重组做了各方面努力,但经过对相关内外部审批流程期限的测算,无法在交易对方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各方面的工作,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审慎考虑各方面因素,企业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及时申请复牌。

  作为此次出售标的的安美特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部在德国柏林,是道达尔公司旗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目前在中国有两家分公司,一家是位于香港的安美特化学有限公司,另一家是位于广州的安美特(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道达尔方面对记者表示,安美特目前业绩表现良好,而对于为何在此时出售这样一家业绩良好的精细化学品企业,道达尔方面并没有直接回应,只表示是公司正常业务调整,目前依然在招标中。

  记者留意到,目前招标意向方中还有化工巨头Umicore,此前对外披露的初步报价预计将超过30亿欧元(33亿美元)。此外,CVCCVC.UL、CinvenCINV.UL、BC PartnersBCPRT.UL、Advent、贝恩资本以及凯雷(Carlyle)CG.O等众多集团都被称有意参与竞标。

  值得关注的是,道达尔与中化国际母公司中化集团一直有着深入的合作。早在1990年,道达尔就曾携手中化集团等投建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西太”),这也是我国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资石化企业;其后,2005年道达尔再度牵手中化集团成立中化道达尔燃油有限公司,这也是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开放后首个获商务部批准经营成品油零售的合资项目。

  可以说,中化集团一直是道达尔进军中国市场的最重要中方合作伙伴之一。至于此次交易未能达成,有业内人士预计可能是“交易标的业绩预测、估值过高,双方未能就交易价格及条件达成一致”。

  作为最早(1979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能源巨头之一,道达尔全面介入中国油气市场的上中下游,但相较于其全球市场的成功,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并不如意。

  总投资10.13亿美元的大连西太,1992年动工,1997年底全面投产。该项目曾被寄予厚望,不过2011年~2013年,大连西太曾连续三年亏损5亿元以上,截至2013年末,其资产总额为118.51亿元,总负债161.09亿元,净资产总额为-42.58亿元。2014年更是传出道达尔退出合资公司的新闻,股权受让方可能是中石油,不过该新闻随后被删除。

  本报记者就此向道达尔方面求证,其表示目前依然持有该合资公司22.4%的股份。不过据知情的人偷偷表示,在大连西太的实际运行中,上游原油采购由中联油和中化代理进口,下游基本的产品方面,汽油全部出口,柴油和航油大部分供国内,分别由中石油销售公司和中航油销售,而道达尔在其中只扮演有限角色,只参与技术和管理支持,在合作中并不如意。

  “在大连西太的运营管理中,道达尔始终扮演着小股东的角色,话语权相当微弱。”安迅思能源研究中心总监李莉亦如此判断。

  同时,作为首家获准经营成品油零售的合资项目,中化道达尔2005年就开始介入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据其官网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该公司运营着华北地区的200座加油站和华东地区的300座加油站。

  记者注意到,一直是道达尔在中国重点布局的润滑油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也差强人意。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润滑油市场已形成国营、外资、民营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2014年中石化(长城润滑油)和中石油(昆仑润滑油)共占润滑油市场48.7%份额;而跨国石油企业如美国壳牌、BP、埃克森美孚、法国道达尔等合占中国润滑油市场占有率的29.7%,其中壳牌占有43%、美孚占有24%、BP旗下嘉实多占据12%,而道达尔位居第四,仅占7%。

  同时投资40亿美元的内蒙古煤制烯烃项目历时已近10年,却依然未得到投建运营的消息,低油价引发的价格危机、环保评审愈发严苛、产能过剩风险都让该煤化工项目前景备受质疑。记者就此向道达尔方面求证该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未获其正面回应。

  值得关注的是,正如其全球布局的调整,道达尔近两年在中国市场也有意向天然气、太阳能等领域发力。7月底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财务报表显示,营收下降17%至372.2亿美元,利润同比下降30%至20.9亿美元,延续此前一直以来的下滑态势。受油价大跌和业绩下滑双重夹击,道达尔等石油巨头正加速扩张旗下绿色事业版图。

  今年4月份,道达尔专门成立了第4家子公司,这个以天然气、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电力贸易为核心的子公司,意在帮助该公司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以此来降低对高波动性油价的依赖。另外3家子公司分别从事勘探和生产、营销和服务以及精炼和化工业务。道达尔方面表示,这家新的子公司于9月1日投入运营,将帮助道达尔在未来20年里成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电力贸易领域的主力军。

  与之相对的是,道达尔在中国市场也开始在天然气、太阳能的加速布局。2010~2014年间,道达尔向中国交付了5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占中国LNG进口总量的8%(均值)。并于2014年与中海油签订框架协议,拟向中海油每年增加供应100万吨LNG。此前,道达尔也正在内蒙古制造和部署SunPower最新的高效能、高可靠性的低倍聚光光伏发电项目。

  业内分析认为,道达尔的目标是把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放在与传统石油产业同等重要位置,这可能会让该公司资产更为复杂且重心不明。不过也有一定可能会给全球电力市场带来颠覆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