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环球在线消息:美国《国际展望》2006年6月30日报道,近日美国陆军公布了2005年度美陆军十大创新技术。所有的候选技术都是由美国实验室联合会提交的。该奖项旨在表彰为士兵提供最佳科学技术的项目。陆军各个单位依据这一些项目对陆军作战能力、创新性、民用潜能等方面的贡献选出了十个项目。

  这种战斗止血带运用了内外两层止血带的设计,外层的止血带在肢体伤口的外围,还可以固定在带扣和维可牢尼龙搭扣(Velcro)上。内带上连接有一个带螺纹的塑料棒,根据真实的情况,当塑料棒转动足够的圈数,内带就达到了收缩加压从而止血的作用了。这个塑料棒安装在一个C形锁扣里,并固定在一条维可牢尼龙扣带上。该止血带仅重60克(2.1盎司),包扎紧绷体积可达266立方厘米。

  PTDS是一种机载威胁探测系统,其持续监视系统和传感器系统集成在一起,能够为在战术/战场监视设备,以及为作战部队预警之间提供自动的互操作性。同时还可以使作战部队在第一时间内阻击敌方火力或非常规威胁。PTDS能集成传感器(如“火力发现者”雷达武器监视系统)的威胁响应,利用广域、安全通信网为其主干网。

  GDS是一种火力探测与定位装置,它是利用收集武器发射时所产生的声波来探测和定位敌军火力源,探测范围为360度。GDS有两种变型装置:一种是地面固定位置型,另一种是车载型。GDS实际上就是一种被动式“传感器”,它采用被动探测发射弹丸所产生的冲击波或枪炸气浪的方式,来对发射源的相对方位、高度、距离做定位。GDS能够探测到超过1000米的5.56毫米至12.7毫米之间口径的武器。这种地面固定位置型GDS除了能独立应用之外,还可以加装一些光学传感器形成一个新的武器平台,成为一种提示系统,通常称为PIVOT。M2 VM-GDS可通过RWS火控单元把所探测到敌军火力源的相对方位、高度、距离等数据传送给“斯特瑞克”车辆指挥官。然后指挥官可转动RWS定位目标,并利用昼夜摄像机辨别目标以至于打击目标。

  M100 GREM是一种轻型、枪口发射、远距离破坏弹药,适用于5.56毫米 M16/M4系列步枪。该弹药包括有一根铝制触发杆,在发射之前这根触发杆才会安装到弹药上。当GREM击中目标后,这根铝制触发杆会点燃主装药,然后弹药爆炸。士兵在一个足够安全的距离上发射此弹药,其爆炸所产生的超高压足以破坏建筑物的门(包括钢制门)、窗。这样M100枪榴弹就能够使己方以及友军在城区作战时,更轻松地进入到密闭建筑物中去。除此之外,该弹药的装填仍然与制式战术弹药的装填方法相同,因而操作者可灵活操作。

  M192轻型枪架是一种紧凑、可折叠枪架,它能自由调节水平和垂直方向。M192重5.2千克(11.5磅),比目前的通用三脚架约轻3千克(6.5磅)。M192轻型枪架将代替现役M122/M122A1三脚架,装配到M249轻机枪和M240B中型机枪上。M192轻型枪架与M122A1三脚架相比,更轻便、更易安装,转换目标的速度也更快,更易于士兵携行。

  M782 MOFA是一种多选择引信,它具有105毫米(M102和M119火炮)和155毫米(“帕拉丁”和M198)火炮系统所发射炮弹的引信的所有功能。MOFA有四种工作模式:近炸、延期、时间,以及触发模式。此外,MOFA采用了感应式引信装定装置,以此来实现了弹药的全自动装填。

  超视距卫星通讯和改进型AN/PRC-117F指挥与控制台是一种通讯系统,可提供机动通讯能力,目前已应用到了陆军UH-60“黑鹰”和CH-47“支努干”直升机当中。为保障某些紧急行动,2005年美国航空导弹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全力发展了该通讯系统的快速反应通讯能力。

  CMPS是一种先进的电子战(EW)子系统,在反恐作战中,它能够对抗最突出的两类无线电控制简易爆炸装置(IED)。总系统在花费最少、主能源消耗最小的情况下,可提供最大的保护范围。该系统还支持未来增强型迷你硬件的设计。

  双波段天线覆盖的频带范围非常宽,从某一种意义上说就好似美国陆军的“共用天线”,它能够执行多路通讯任务,并且还能参加全球反恐电子战。在整个天线的频带范围内,它具有全向接收信号功能。此外该天线为双端口设计,能友好接入多路通讯系统和电子战系统。该天线除了频带宽,覆盖范围广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天线英寸)处射出的,这样的设计可使天线.Fido爆炸探测器(Fido Explosives Detector)

  Fido爆炸探测器是一种轻型(质量不超过1.4千克)爆炸探测系统,它基于一种敏感放大荧光聚合物。Fido可采用许多不同的工作模式,包括手持式探测模式,这样既可以直接探测又可以探测某一个范围区域;它还能安装到诸如无人地面车辆和无人机,以及水下作业装置等机器人平台上进行探测。Fido的爆炸物水气传感器非常灵敏,能够探测许多不一样的种类的爆炸物,其探测数量级可达毫微微克。

  上述创新技术大多数来源于以下几个机构: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美国陆军外科研究院、美国陆军武器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美国陆军通讯-电子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美国陆军航空与导弹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来源:国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