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近几日,各省高考皆已放榜,社会化媒体被不少高分孩子刷屏,同时也引起了一部分家长的焦虑,

  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当然优秀绝不仅仅等于高分,高智商,优秀从来不是被数据定义的,在小智老师看来,一个优秀的孩子只要具备这三点就够了:品行端正,情绪稳定,以及持续努力的能力。

  教育的理念一直以来都是立德树人,所以首先是立德才能树人,一个人首先要品德很好,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否则,一个人品质不好,能力越强反而对社会的破坏性可能就越大。

  有句话说,“幸运的孩子一辈子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孩子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所以从小要给孩子传输正确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与其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去让孩子学习理论上的知识,不如让孩子感受到家庭中的爱。

  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具有如阳光般温暖的性格,首先自己要给孩子阳光般的生活。一对一身负能量的父母,却让孩子一身正气这是有些困难的。要知道外界环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作为父母,自身的性格和处事道理不单单影响自己的未来更加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

  情绪的力量非常惊人,正确的情绪会推动我们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而不积极的情绪则会阻碍我们做想做的事。

  父母情绪稳定,孩子更具有幸福感和安全感,而父母情绪不稳定,孩子脑子里只有一对整天对他大吼大叫的父母以及一个惴惴不安的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只会慢慢的没有安全感,脾气也会慢慢的暴躁。

  如果孩子在婴儿期缺乏拥抱,摇晃,抚触等被动刺激,那么有几率会使孩子的前庭发育不良,情绪控制也因此会变差。

  爱迪生说过:“我们最大的弱点在于放弃,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地重来一次。”

  很多孩子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这除了人性中的惰性外,还有一个缘由是缺乏内驱力。

  然而想要达成这一点,父母必须要重视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帮助孩子点燃内驱力。相反,如果家长总是大包大办,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不让孩子体验,怕孩子受伤,怕弄脏衣服,孩子在成长中就无法从环境中获取想要的刺激,无法激活大脑,没办法实现功能的发展,这样的孩子怎么能有自我驱动的能力呢?

  其实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在背后做强有力的正向支持,温馨的家庭氛围,科学的育儿方式和长辈良好的言传身教。

  最后小智老师想说,优秀从来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优良的品行,较好的体质,处理问题的能力,懂得爱人感恩,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优秀。我们作为家长,只要指引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用平常心和孩子一起成长就可以了!